J9九游会(中国)

您当前位置:J9九游会(中国) > 资讯中心 > 公司动态 > 应用方案|一键启动,硫化物全掌握

  硫化物是由硫元素与电正性较强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是表征水体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天然污染源(如火山爆发、含硫矿等)和工业废水(如焦化、造纸、印刷等行业排放的废水)都可能是硫化物的重要来源。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工生产中,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一、科学方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防治生态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2024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 200-2023),旨在规范水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行标.png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朗伯-比尔定律的测量方法。在测定过程中,待测成分(如硫化物)首先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气态分子(如硫化氢),然后这些气态分子在特定波长下被吸收,其吸收强度与待测成分浓度成正比,从而实现对硫化物等物质的定量测定。

 

二、检测神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

AJ-3700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jpg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在硫化物测定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优势:

1、操作简便快捷

  传统方法通常需要使用“水浴锅”、“分液漏斗”、“玻璃蒸馏瓶”等复杂装置进行样品预处理,这些装置的组装和操作条件要求严格,不易掌握,增加了实验的难度和出错的可能性。此外,由于操作复杂,对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熟练掌握。

传统方法试样制备.png

  而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原样检测,一键启动,样品自动吸取,测定过程简单快捷,人为因素影响小,且很快出具数据。

气相分子方法试样制备.png

2、抗干扰性强

  传统方法在测定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氧化还原性物质、悬浮物、浑浊度、色度等,这些干扰因素可能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或不可靠。且在样品预处理过程中,硫化物容易发生损失,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特别是当样品中硫化物含量较低时,这种损失更为明显。

传统方法干扰.png

  而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是将待测成分转化为气体后再进行测定,因此水样的色度和浊度不会干扰测定结果,无需复杂的预处理过程。

气相分子方法原理.png

3、高精度与高灵敏度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且适用于微量硫化物的检测,能够提供极低的检出限。

比对数据.png

检出限.png

4、环保健康

  传统方法可能使用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且传统方法产生的废液量较大,这不仅增加了实验成本,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不使用对人体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保护了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

传统方法试剂.png

5、应用广泛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地表水、地下水、污水和海水等水体中硫化物的测定。同时,它还可用于测定水样中的氨氮、凯氏氮、总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等其他指标。

  • 相关资讯
推荐产品 更多
  • 生态环境监测、水文水资源监测、城市排水监测、石油化工环境监测、第三方检测等水质分析,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氨氮、硝酸盐氮、凯氏氮、总氮、硫化物等指标。

  • 现场检测、应急检测、车载检测,测定水中硫化物等指标。

  • 生态环境监测、水文水资源监测、城市排水监测、石油化工环境监测、第三方检测等水质分析,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氨氮、硝酸盐氮、凯氏氮、总氮、硫化物等指标。

  • 生态环境监测、水文水资源监测、城市排水监测、石油化工环境监测、第三方检测等水质分析,测定水中氮化物、硫化物指标。

  • 生态环境监测、水文水资源监测、疾病预防控制、城市供水检测、地质环境监测、第三方检测等水质分析,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标。

  • 塑料材质浸泡液 纸和纸板材质浸泡液 涂料或涂层浸泡液 橡胶材质浸泡液 奶嘴浸泡液

  • 水文水资源监测、生态环境监测、疾病预防控制、城市供水检测、地质环境监测、第三方检测等水质分析,测定水中氰化物、氨氮、硫化物、总磷、总氮、挥发酚、六价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指标。

  • 生态环境、水文水资源、城市供水、石化钢铁、化工冶金等行业监测,地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水质分析,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 COD))指标。

友情链接
  • 仪器信息网
  • 分析测试百科网
;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联系方式
  • 上海 总部
  • 电话:400-832-8801
  • 传真:021-36212790
  • 邮箱:service@akzktj.com
  • 联系人:刘先生